Good Luck To You!

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依据 审减审增有依据

04 11月
作者:admin|分类:软件应用|标签:广联达 钢筋 计算设置

钢筋计算设置

土建算量基本技能,必须懂得每个软件每个钢筋计算设置的依据。这样无论审减还是多要都有依据,篇幅所限,今天来分享一些柱钢筋的计算设置及所对应的依据。感兴趣的可以收藏学习备用。

一、柱、墙柱的公共设置项

图片

设置如上图所示,下面我一一解释一下这样设置的原因。

(1)柱/墙柱在基础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数量

答:1、基础厚度都是大于500mm,不需要修改,:选择间距500;

2、基础厚度小于500mm,需要改成2。

理由如下:22G101-1第66页中有规定,柱/墙柱在基础插筋锚固区内筋间距≤500且不少于2道箍筋,即基础厚度大于500mm时候,肯定满足两根箍筋的要求,小于500时候,必须要设置两根箍筋。

(2)梁(板)上柱/墙柱在插筋锚固区内的箍筋数量

答:1、下部构件厚度大于500时,不用修改,选择间距500:2、下部构件厚度小于500时,需要改成2

理由如下:设置依据22G101-1第65页,与上一柱在基础差不多,要么按间距要么按指定根数排列。

(3)柱/墙柱第一个箍筋距楼板的距离

答:不需要修改,默认50

理由如下:22G101-3第66页,22G的起步距离里指的是基础顶面,没有说楼板面;审计可能调成100或者调成柱筋间距,理由:22G101-1第66页中讲到的50是指基础顶面,没有指楼板面,当调成箍筋间距时,箍筋数量可能少一个。施工单位设置50依据:数据来源可查询12G901-1-2-8页,不管是梁顶非嵌固部位(指楼板)第个起步距离也是50,再往上一个也是50,因此看出不管是基础顶面还是楼板面,概括了第一个起步距离都要设置50,

(4)柱/墙柱箍筋根数计算方式(争议性较大)

答:首先按合同约定,合同无约定结算常规做法:四舍五入+1或者。向上取整+1。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,在没有合同约定的前提下,笔者本人更倾向于四舍五入加一。

理由:1、查询当省的定额章节说明 2、当地各类计价规范(一些答疑文件) 如江苏省定额中就介绍了这部分的计算方式,或者图纸设计有特殊要求按图纸要求设置。3、你是审计你就坚持四舍五入+1,依据理由:现场就是这样做的,且混凝土验收规范允许钢筋验收距离有一定的误差,四舍五入+1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。你是施工单位你就坚持向上取整+1。依据理由:这样满足设计安全规范,四舍五入+1不满足。

(5)柱/墙柱箍筋弯钩角度

答:不需要调整,选择135%

理由:设置依据: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(GB50204-2002)P17页5.3.2条,对于一般结构,不应小于90°,对于有抗震要求的,不应小于135°。22G取消了非抗震结构,就是说都是抗震的结构了,不需要调整。

(6)柱/墙柱纵筋搭接头错开百分率

答:不需要调整,理由:常规设置百分之50%,是指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之比不是根数之比,依据22G101-1第59页。图纸有单独要求优先按照图纸设计。

(7)柱/墙柱搭接部位箍筋加密

答:是,需要加密,钢筋搭接部位属于薄弱的部位,需要箍筋加密,22G101-1第59页,搭接区的间距不应大于100,一般间距为100-150,不大于100的意思就是加密。

(8)柱/墙柱箍筋加密范围内包含错开距离

答:不包含,软件默认是,要选择否。22G、11G都没有指明包含,也没有显示包含错开的距离。17G图集的2-6页不加密

图片

此条影响箍筋数量,审计原则要改成否,施工单位可以不改。

(9)绑扎范围内的箍筋间距min(5d,100)中,纵筋d的取值

答:不需要修改,上下层最小直径,理由:22G101-1第59页搭接区内筋直径不小于d/4(d为搭接钢筋最大直径),间距不应大于100及5d(d为搭接钢筋最小直径),图纸有要求按图纸。

(10)后面三个都是不需要修改的,不常见内容,其中层间变截面钢筋自动判断必须选择是,否则软件识别不出来,所有构件设置一样。

篇幅所限,未完待续

本文来源:造价成本精选

版权申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仅供学习交流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

免责声明
1、本站属于个人非赢利性网站,所刊发、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如对您的权益产生影响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。
2、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凡在本站出现的信息,均仅供参考。本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,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,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。
3、任何透过本站网页而链接及得到的资讯、产品及服务,本网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arway.cn/?id=262 转载需授权!

分享到:
浏览124 评论0
返回
目录
返回
首页
五大类工程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竣工结算如何调整税差?

发表评论